兒童牙科新趨勢:有效改善「鼻、顎、舌、肌」的整合式矯正!
魔法牙醫
整體醫學新知
新式兒童功能性矯正是什麼?
新式兒童功能性矯正是早期兒童矯正牙齒方式之一,但往往比傳統方式更為有效且便宜!除了澳洲廠牌「MRC」外仍有多種常見矯正品牌,包括法國廠牌「EFline」或日本廠牌「PreOrtho」等。專業醫師會依照小朋友的口腔狀況,挑選最合適的矯正器,確保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MRC 矯正器」引進台灣較早,民眾較常聽到「MRC 矯正器」統稱為肌功能矯正,而肌功能矯正是什麼呢?
肌功能矯正主要是藉由訓練口周肌肉與舌頭等引導咬合改正,可藉由增加牙弓生長空間,以達到矯正牙齒的效果,由於大多的齒顎不正界皆於孩子成長階段時發生,因為盡早透過新式兒童矯正改善齒列狀況且改善鼻子過敏有優良效果!
「吞口水」為何要將「嘴巴合起來,舌頭把上顎封起來」才正確?
舌頭有力的兒童或成人,較容易使用舌頭封閉頂著上顎,口腔硬顎處,不頂牙齒便可吞嚥。因需要產生負壓,才容易把口水及食物往食道方向推進,進入消化道,所以,張開嘴巴,是難以吞咽的。因此,正確的吞嚥模式,是舌頭每一次封閉的時候,都是舌頭頂上顎產生完全封閉效應。反之,錯誤的吞嚥模式多是舌頭往牙齒方向推擠,來產生封閉的負壓效應,方便吞嚥。
「錯誤的吞嚥模式」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呢?
舌頭有力的兒童或成人,較容易使用舌頭封閉頂著上顎,口腔硬顎處,不頂牙齒便可吞嚥。因需要產生負壓,才容易把口水及食物往食道方向推進,進入消化道,所以,張開嘴巴,是難以吞咽的。因此,正確的吞嚥模式,是舌頭每一次封閉的時候,都是舌頭頂上顎產生完全封閉效應。反之,錯誤的吞嚥模式多是舌頭往牙齒方向推擠,來產生封閉的負壓效應,方便吞嚥。
許多患者的舌頭不是肥大無力,就是因舌繫帶過緊而受限,無法正確地頂住上顎完成吞嚥。長期下來,容易導致一連串的口顎功能異常。兒童常見的表現包括鼻子過敏、口呼吸、牙齒凌亂、牙縫、暴牙與咬合不正,不僅外觀受到影響,更容易出現學習注意力不足的問題。成年人則因為每天吞嚥超過一千次,十年累積數百萬次錯誤動作,導致牙周問題更嚴重,並常伴隨白天疲倦、腰酸背痛、甚至駝背等症狀。
錯誤吞嚥的影響從嬰兒時期就可能開始。一旦嬰兒在吃奶時使用了不正確的吞嚥模式,很容易養成口呼吸的習慣,也因此更容易出現鼻子過敏。進入六到十二歲的混合齒列期,會開始出現牙齒凌亂、暴牙或牙縫加大的現象;等到青春期,牙齒問題更加明顯,孩子常因不敢笑而產生自卑感,進一步影響人際關係與社交互動。
更嚴重的是,鼻子過敏的惡化會導致睡眠時長期血氧降低,造成睡眠品質不佳。若再加上咬合不良,腦部血流會受到影響,使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發育受限,進而導致學習記憶力下降。由於腦部發育在十歲左右大致定型,錯過矯正的黃金期將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長遠的影響。此外,有些小朋友因長期口呼吸,鼻樑發育也可能不夠挺拔,但並非絕對。
成人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由於舌頭無力,吞嚥時往往只能頂住牙齒才能完成,每天上千次的錯誤動作,最終會加重牙周病的發生。在臨床上,幾乎九成的牙病患者都有口顎功能異常的問題。如果舌繫帶天生過短,舌頭甚至根本無法抬升至上顎形成負壓,只能頂住牙齒完成吞嚥,這正是許多人出現口腔問題的根源。
因此,治療時常需要先透過無痛無血的雷射方式處理舌繫帶,讓舌頭恢復應有的活動空間。接著必須進行舌頭的肌力訓練,讓舌頭逐漸變得有力量,同時避免肥大鬆弛。因為肥大無力的舌頭不僅無法正確吞嚥,還會與打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密切相關。更令人意外的是,許多人並不知道正確的口腔休息位置應該是舌頭頂住上顎,而不是放在下顎靠近牙齒處,這也是需要重新建立的正確習慣。
在這樣的背景下,配戴新式「鼻、顎、舌、肌」的整合式矯正裝置便顯得格外有意義。六到十歲是矯正的超級黃金期,十一到十三歲也仍有相當好的效果,而成人雖然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努力,但同樣能透過裝置的訓練,改善舌頭與口周肌肉的功能,並預防牙周病與矯正失敗。
「新式矯正器」為何可以「改善鼻子過敏」?
由於戴着它訓練時,沒辦法張開嘴巴呼吸,因此可以努力訓練「用鼻子呼吸」,氣流經過鼻腔,會讓鼻腔通道變寬,就有機會「改善鼻子過敏」,而6到10歲的小朋友,戴著它更有擴牙弓的神奇功能!如此鼻腔也會變寬,鼻子更挺拔,因為鼻腔跟上顎是相連的,患者們鼻子過敏症狀改善90%以上,臨床案例非常明顯!
新式兒童矯正超級黃金期,千萬別錯過!
兒童齒顎功能矯正的最佳時機,是在6到10歲之間,這段時期被稱為「超級黃金期」。在這個年齡階段,小朋友的骨骼與牙弓仍在快速發育,若能及早介入,不僅能矯正錯誤的吞嚥與口呼吸習慣,還能幫助鼻腔通道變寬,進而改善鼻子過敏,甚至讓鼻子發育得更加挺拔。臨床案例顯示,超過 90% 的孩子在持續訓練後,鼻子過敏症狀獲得明顯改善。
在黃金期配戴矯正裝置,不僅能訓練舌頭與口周肌肉,避免日後矯正失敗與牙周病,也能透過「擴牙弓」達到自然整齊牙列的效果。相比之下,雖然11到13歲仍然有效,但需要更多時間與努力才能達到相同成果;而成人則必須花費更長時間練習,效果也較有限。
裝置的配戴方式相當簡單,清醒時只要利用看書、玩手機、到公園或運動的片段時間,每次15至30分鐘,一天2到3次即可;睡覺時更能長時間配戴,在不影響睡眠的前提下,效果會更好。由於裝置在訓練過程中會迫使孩子閉上嘴巴,因此能養成 鼻呼吸 的習慣,對全身健康與專注力都有極大幫助。
把握 6 到 10 歲的黃金矯正期,不僅能讓孩子笑容更自信,也能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新式兒童矯正」也會失敗?大原因大公開!
其實臨床上大多會導致「新式兒童矯正」失敗的原因多為以下兩種:
1. 生活習慣,配合度不佳,口內有其他阻礙原因
導致兒童需矯正牙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先天生基因、呼吸習慣不良、齒列蛀牙及換牙異常,而呼吸習慣不良指的就是孩子習慣使用「嘴巴」呼吸。
當孩子擁有先天性的的唇顎裂、舌繁帶太緊或經常使用奶瓶、常吃過軟食物或鼻過敏等狀況,都可能導致孩子養成不正確的呼吸習慣。
此時或許有部分家長會思考:「為什么使用奶瓶或常吃軟性食物,會導致口呼吸呢?」其實這是因為無法讓孩子鍛錬到口腔肌肉,包括嘴巴、舌頭....等部位,使孩子難以自行將嘴巴閉合。
即便開始使用「新式兒童矯正」,但平時家長未留意孩子改善口呼吸的習慣,那麼也相當容易發生矯正失敗的結果。
2. 配戴時間不足,配合度不佳
由於「新式兒童矯正」的特性,白天須配戴1-2小時,晚上睡覺時戴整個晚上來矯正,才能使配戴時間夠長,達到矯正的效果。
不過大部分「新式兒童矯正」失敗原因皆為孩子睡覺時,容易覺將矯正器吐出,若父母們沒有多加注意的話就容易時間不如預期。
「新式兒童矯正」效果好嗎?
部分「新式兒童矯正」失敗案例,使得許多家長開始擔心「新式兒童矯正」效果,甚至不知道「新式兒童矯正」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的小孩,別擔心!接著我們將向各位介紹「新式兒童矯正」效果及適用对象。
1. 改善口呼吸好處多多!
部分的孩子容易因為本身有鼻子過敏問題,更易養皮使用嘴巴呼吸的壞習慣,不過口呼吸一但習慣後便很難自行矯正過來。
若長期使用口呼吸,不僅有可能會產生暴牙、咬合不正外,甚至有可能使臉部變形鼻子較為塌陷,同時因嘴巴無法過濾空氣中的好秘精的使孩子容易有扁桃腺或腺樣體肥大的問題,更易造成睡眠呼吸障礙。
透過「新式兒童矯正」可以幫助孩子改善口呼吸的習慣,並建立起正確的鼻呼吸,以避免發生上述問題。
2. 訓練舌位
「新式兒童矯正」主要是透過改善口腔肌肉的方式來矯正牙齒,當然在矯正口腔肌肉的過程中也可以同步訓練孩子的舌位,正常來說舌頭於放松時,應會放置在上排牙齒間,同時產生與臉頰間的力量,藉此使牙齒排列整齊。
若孩子的舌頭經常未擺放在正確的位置,會使牙弓無法均衡發展,最終牙弓變窄後牙齒變沒有足夠空間生長,會使上排牙列彎曲,延伸出暴牙、影響臉型等問題。
「新式兒童矯正」除了須配戴矯正器外,孩子與家長將會於門診時向醫師學習口腔訓練的方式,藉由正確的方式訓練口腔肌肉,改變牙齒生長狀況,因此家長們在這部分也需多留意孩子平時的習慣,隨時提醒孩子配合醫師提供的矯正方向。
3. 改善臉型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好像有短下巴或小下巴的問題時,或許可以回頭思考是因不當地使用口腔肌肉所造成,建議可先帶孩子至門診請醫師評估。
若沒問題便可使用「新式兒童矯正」進行矯正,不但可達到整體齒列變整齊的效果外,同時也可以使臉部線條順暢,改善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