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刷牙或用沖牙機時流血,通常不是刷太用力造成「受傷」,而是牙齦發炎(牙齦炎)的徵兆。當牙菌斑長期堆積在牙齦溝附近,就會引起慢性發炎,使血管變得脆弱、容易出血。
不是!洗牙時會把藏在牙齦溝深處的牙結石與牙菌斑清除掉,因為這些地方本來就已經發炎了,所以在清潔過程中會出血。這代表牙齦發炎的嚴重程度,而非醫師技術不好。
會!牙齦炎不只是大人或老人會有的問題,孩子只要刷牙不乾淨、牙菌斑堆積,也會造成牙齦發炎。孩子常覺得家長幫刷時「會痛」,其實是因為牙齦已經發炎,不是被刷傷。
不是!當牙齦已經發炎,沖牙機的水柱一沖到發炎的組織,血管變薄、脆弱,就容易出血。這代表你平常刷牙沒刷乾淨,而不是「沖太用力」導致受傷。
千萬不要!很多人誤以為流血是「受傷」,就避開不刷。但這樣只會讓牙菌斑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最後演變成牙周病。
記得:「牙齦越是流血,越要刷乾淨」。持續3~5天後,發炎通常會改善、流血也會減少。
如果刷到會痛、有破皮或潰瘍,那可能不是牙齦炎,而是口瘡(牙齦破皮)。這種情況建議先不要硬刷,可:
1. 用乾淨手指輕輕沾潔牙泡泡清潔;
2. 等不痛時再恢復正常刷牙。
口瘡多與免疫力下降有關,通常幾天後會自行痊癒。
每天早晚確實刷牙,特別是牙齦邊緣;
搭配牙線或沖牙機;
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
維持良好睡眠與免疫力;
若持續流血超過一週,建議請牙醫檢查是否有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