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自覺使用錯誤方式:
1. 舌頭推向牙齒來封閉口腔
2. 舌頭肥大無力或舌繫帶過短
這會導致:
1. 鼻子過敏、口呼吸
2. 暴牙、牙齒凌亂、咬合不正
3. 開咬、牙齒縫隙變大
4. 睡眠品質差、白天疲倦、學習力下降
5. 成人更可能導致牙周病、姿勢不良(腰痠背痛、駝背)
錯誤吞嚥習慣從嬰兒吸奶就可能開始,一旦錯過6~10歲矯正超級黃金期,後續治療難度與時間將倍增!
當我們「吞口水」時,正確的方式是——
1. 嘴巴合起來
2. 舌頭用力頂住上顎(硬顎部位)
3. 不推牙齒,而是「封閉口腔」產生負壓
這樣才能順利將口水與食物推進食道,進入消化道。若嘴巴張開,是難以產生足夠負壓完成吞嚥的。
當然!
成人平均一天吞嚥次數超過 1000 次,十年將達 365 萬次,若每次都頂到牙齒,等於牙齒天天在「受壓推擠」,不只讓牙齒位移,還可能導致牙周病!
許多患者甚至不知道:
舌頭正確的休息位置是頂住上顎!不是放鬆在下排牙齒後方!
治療建議一:舌繫帶雷射處理
如果舌繫帶太短,會限制舌頭無法往上頂,建議可先處理舌繫帶(使用雷射,幾乎無痛不流血),才能讓舌頭正確動作。
治療建議二:訓練舌頭肌力
舌頭要變有力
舌頭要「瘦身」,不再肥大無力
→ 才能產生完整的封閉負壓,改善吞嚥與打呼、睡眠呼吸中止。
潘韞珊院長致力推廣新式矯正,將其命名為 「鼻、顎、舌、肌」整合式矯正。這套系統性療法,能有效改善兒童與成人常見的口腔與呼吸功能問題。
適用於兒童的改善效果:
1. 鼻子過敏、鼻塞
2. 牙齒凌亂、牙弓狹窄
3. 開縫、開咬、深咬、暴牙等
適用於成人的訓練好處:
1. 預防矯正失敗
2. 預防呼吸中止
3. 預防牙周病
4. 改善口呼吸
年齡與配戴建議:
6~10歲:為超級黃金期,效果最佳。
11~13歲:雖然較晚,但仍具良好矯正效果。
成人:雖無發育期優勢,但仍可透過配戴與訓練,改善舌頭與口周肌肉功能,有助於維持矯正效果、預防牙周病與呼吸中止症等問題。